。
勘验完毕后,军典展开《军籍录》高声核对,
“左骁卫翊府第三团校尉,王元,年三十七,河间人,右颊有箭痕——”
两名卫兵持烛火近前查验体貌特征。
虽然不是战时,但大唐军中历来规矩森严。
极难有什么名不经传的小小士兵,披甲持剑冲进主将乃至皇帝的营帐中,大喊着‘报——’的禀报些什么的情况。
王元疾行进帐,因女帝授予历俊极高的权柄,所以王元行军参叉手礼后,单膝触地禀报道,
“末将王元,左鱼符第三验讫。戌时半于阴山北五里处,见大唐旌纛屯驻!”
这话说的有些矛盾,王元自己一时间都没转过弯来。
他们是大唐来着吧?
不不,他们的皇帝是女帝,他们的国号是武周,他们是大周人。
李唐是那李家祸害的国号,是乱世的象征。
脑子晕乎乎的,但从军多年,王元还是恪守职责,向主将汇报了消息。
历俊一惊,眉头一皱、眼睛却是一亮,翻身从榻上起身,
“什么?大唐旌旗?竟然有李唐余孽在此谋逆?还不速速汇报来!”
这件事若是和那大唐皇子有关,可就太好了。
王元如实继续禀报,
“左右青幢四,按东宫方位列置。
结方营,垒高六尺,设拒马三重。帐数约二百,故计步骑千人有奇。
同时,末将遣斥候向前窥探,望烟七道。”
营帐的数量,灶火升腾的炊迹,都是判断人数的依据。
毕力格没有隐藏自己这边的人数,反倒是按照跟赵忠请教的大唐军中规矩,一板一眼的安排着,简直生怕别人推算不出来他们的人数一般。
因为他对此有经验,他们的人数才是优势。
瞧着少是吧?
大意轻敌是吧?
欸,这就对了。
敌军三千……
呵呵,这人数可是有闪电城的死人多?
陛下说了,历俊不是个好种,惯爱出阴损招数,所以他谨慎些准没错。
不打最好,打了绝对不能输,也不能损失一兵一卒,都是他大唐同胞、将来国家的栋梁之材,怎么好损耗在这种小事上,太可怜了。
同时为了确保能够将此次的任务完成万无一失,毕力格没有自傲或是贪功,他虚心的请教了赫连孛,完善着他的计划。
赫连孛这个老家伙最是阴险,能让他点头的计谋,指定能给陛下一个完美答卷。
当然,等日后禀报的时候,毕力格绝不贪功,该是赫连孛提的主意,功劳也该分给他。
毕力格的这份意念通达,恰恰是做了最正确的选择。
他没有立人设的概念,也没有甩脏锅给赫连孛的心思,可这样的做法,却是对了李唯的心思。
朝堂上局势,在外人看来总要分出个二极管的排序,我好你坏什么的,这非常重要。
这边听完王元的汇报,还没想好做什么安排的历俊,便听着远远的、前头传来了一阵骚乱。
敌袭?
大唐逆贼还敢率先来攻打我大周?
是赶着去投胎吗!
历俊眼神中闪烁着兴奋,他就喜欢战争、喜欢血腥,因为这都是他的功名场。
于是他大声吩咐道,
“擂鼓聚将!”
第55章 竟然有李唐余孽(3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